Search

【放手,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】#摺學會客室

我們永遠都不知道來的人帶著什麼話題,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放手,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】#摺學會客室

我們永遠都不知道來的人帶著什麼話題,但我們會真誠的傾聽和告訴,這是「摺學會客室」。

這次來泡茶的夫妻,兩個都是資深公務員,來找我們聊他們家最深的焦慮——當完兵剛就業的男孩。

話題中我聽到「#對工作想像的時代差距」、「#兒子想當媽媽永遠的乖學生」、「#不願放手的母親焦慮」。

孩子不是沒有工作,工作內容也和大學相符,是一項醫事專業,但媽媽焦慮的點在於 #沒有出息。這份工作做再久都是差不多的薪水,對一個男生而言,「難道這樣就滿足了嗎?」媽媽認為他從小就沒有目標(雖然可以娓娓道來從國小開始想做的工作)希望他認真考公務人員。

但孩子對他說,他現在想當老師。談到如何重新準備當老師,他不知道。

從對話之中可以知道,男孩從小就是照著父母的期待走,課業表現ok,高中大學也從未離開過家。因為生活很安逸,父母幫他做完了所有準備功課,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總要面對父母對自己的疑問和決定。對孩子來說,當一個順從的孩子,便是面對這類型父母的安全牌方案。

聽了一圈,我們建議父母當務之急不是在替他想辦法如何考老師,像個團團轉陀螺,真正該做的是「放手」。

當孩子不再有父母的保護傘,發現父母不在問自己的未來,他自己做準備,自己去思考未來,也許他才會有空間去想到底要的是什麼?

當然父母總是很難忍,畢竟這也是一種習慣。但與其確認自己有和孩子溝通清楚「#你的未來要自己想清楚」,不如真的讓他獨立生活、長時間出去看看,或從事他理想的職業。

父母最悲哀的下場就是孩子怪你,都是你逼他的;或他按照你說的走了,但很後悔。父母哀傷還好,最慘的是孩子已經不是可以到處闖的年輕人,未來變成一種注定,這才是遺憾終生。

如果當初我大學沒有到處參加比賽,我不會開始寫作,也不會有後續開粉專、當記者、做公關,之後決定自己再出來闖盪的勇氣,因為我知道筆在我身上,世界很大,我的未來是要自己決定。

給天下焦慮的父母:

「#放手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」

他們手上的地圖不該是你給的,而是自己闖出來的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看起來喜歡往外跑,但其實很宅的社會人。
部落格「葛羅麗亞奔世界」 ccs94a15.pixnet.net/blog 演講/邀稿/合作請洽: [email protected] 攝影集: https://flic.kr/s/aHskvSaWjX 「八仙:結痂週記」記者: http://vision.udn.com/627
View all posts